為了有效應對新高考改革,創新教育中心經衡陽市教育局批復于2018年12月成立,是衡陽地區第一家創新教育中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二、宗旨目標
1、宗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思維能力在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維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拓展其它能力的基礎,重點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等。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2、目標:為清華北大等雙一流高校輸送大量志向遠大、追求卓越、有創新潛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三、領導團隊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對中心實行垂直管理,獨立運行。
組 長:王小蔣
副組長:李春輝、賀中秋
成 員:田建初、鄧光早、王豐、雷新生
領導小組下設創新教育中心,由謝展云同志任中心主任,李青鋒等相關同志為成員。
領導團隊職能:
1、負責創新教育中心教練的選拔、聘用、培訓。
2、學生的招生、教育教學、培訓等日常工作的開展和管理。
3、組織學生參加各學科各類型比賽。
4、負責與雙一流高校對接。
四、培優團隊
1、教練團隊:選擇專業功底扎實、知識豐富、思維活躍、有教育情懷的中青年老師為教練;每學科設置至少4-5個教練組成教練團隊,每人各負責一個年級的相關學科競賽培訓工作;每個學科設置一個總教練,負責本學科競賽培訓方案的制訂和實施、本學科教練團隊建設、各個年級的競賽培訓協調、安排各模塊的教學任務,負責聯絡外出培訓和請外校教練來校培訓。
2、研究團隊: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創新中心主任帶領資深骨干深入研究,研究高招政策、培優策略、學習方法,出臺教、管、學等各方面的細則。
3、師資團隊:面向全國引進骨干教師,在校內遴選畢業于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等高學歷教師和省市學科帶頭人及省市骨干教師,打造全市最強師資團隊。
4、助力團隊:與省內外名校共享教育資源和培優經驗,與清華姚班建立合作關系,常態化邀請姚班弟子來校進行學法指導和互動答疑。
五、招生辦法:面向全市招收有創新潛質且全面發展的初三優秀畢業生100名;可常年報名,經考核后即錄取,招生聯系人為湯老師,聯系電話:13789351041.
六、培養優勢:小班制培養;雙導師制培養,每個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優勢學科導師和一個薄弱學科導師;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海量閱讀,配備專用閱覽室,滿足學生特色發展的需求;課后監測系統,確保最優學習效果;推行細節管理和過程管理,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多元課程體系,含基礎課程體系、競賽課程體系、素質提升課程體系、高考拓展課程體系、自招培訓課程體系、演說能力提升課程體系。
七、學生獎勵: 全體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凡進入中心舉行的聯賽成績前10名的學生每人一次性獎勵4000元,11至30名的學生每人一次性獎勵2000元,31至50名的學生每人一次性獎勵1000元。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除獎學金外,實行助學金制,每生每期1000元(特別優異的免學費、生活費);參加奧賽省決賽獲獎同學,進入省隊參加國家級(決賽)分設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獎金10萬元,二等獎:獎金5萬元,三等獎:獎金1萬元;獲全國聯賽一等獎并獲得清華北大一本簽的獎勵1萬元,獲全國聯賽一等獎獎2千元,二等獎500元;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大學學費由學校組織愛心人士贊助;考取雙一流高校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大學學費由學校組織愛心人士支助。以上獎勵均以教育部門正式發文為準,同項同一人多次獲獎者,取級別最高項。 該獎勵政策解釋權歸校長室。